91、 海纳百川(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吴县长也是大家的熟人,我们在前面曾介绍过他和彭太守。他现在也已经成了刘秀的超级粉丝,彭太守目

前也是刘秀的追星族。

王郎在邯郸称帝的时候,上谷、渔阳等北方的一些郡县十分惊扰和困惑,一时不知何去何从。

吴汉则一直认为,刘秀是真正的君子和长者,一心想归附他。

(会王郎起,北州扰惑。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

就在刘秀与王郎的军事对抗进入白热化的时候,吴县长趁机向彭太守进言,他说:

“我们渔阳、上谷这地方的骑兵勇猛无敌,天下闻名。您应该与上谷太守耿况联合起来,率领两郡的精锐

骑兵归附刘秀,打击王郎,完全可以建立一世功勋。”

彭宠是个政治上很有追求、不甘寂寞的人。但身处乱世,他常常不能恰当地把握时局、处理人事,成为悲

剧人物。

前不久,刘秀来河北到蓟县时,曾写信召见彭宠,要求他归顺。

他也准备好了牛羊、美酒,想去拜谒刘秀。

正在这个时候,王郎插了一杠,向渔阳等地发文件、派使者,要求派兵支援邯郸,携手打刘秀。

他拜谒刘秀的念头动摇了。

也就是说,要不是王郎这一搅和,彭太守已经归附刘秀,注册成为刘秀的正牌粉丝了。

现在,吴县长这么一劝,彭宠又决定支持和投奔刘秀。

但是,彭宠虽然被说服、打算归附刘秀,而郡里的其他干部大多想投靠王郎,彭宠一时也不能硬来。

(宠以为然,而官属皆欲附王郎,宠不能夺。)

吴汉投奔刘秀心切,生怕这事儿黄了,很是着急。

他辞别彭宠,来到城外一座亭子里,打算耍个手段忽悠郡里的这些干部一下。

想了半天,他没有好主意。

正在这个时候,大路上有个儒生模样的人,风尘仆仆地走来。

吴汉连忙让随从请那人到亭子这儿来,先请他吃饭,然后询问他到过哪些地方、有些什么见闻。

现在地球人都知道,时局最大的特点是兵荒马乱,想当一哥的人太多;河北最热闹的是刘秀与王郎争霸。

这个儒生说,据他所见所闻,刘秀所到之处广大干部群众纷纷归顺;而在邯郸称帝的那个王郎,其实就是

个算卦的,是打着刘氏宗室旗号的冒牌货。

(生因言刘公所过,为郡县所归;邯郸举尊号者,实非刘氏。)

吴汉一听,如获至宝,十分高兴。

在更多的时候,吴汉是个勇猛彪悍、尚武少文的打仗高手。但有的时候,他耍个手段,甚至有点儿技术含

量的手段,也是很拿手的。

这时候,他就想耍一个。

他立即伪造了一封刘秀给渔阳的檄文。

这封假檄文中,刘秀,不,吴汉分析形势,晓明大义,要求渔阳立即发兵南下,共同打击王郎。

然后,吴汉安排这个儒生冒充刘秀派来的使者,带着这个假文件去见彭宠。

不好意思,我们无法了解老吴是怎么跟这个儒生嘀咕的,只知道两人很快成了同谋。

儒生来到郡衙,见了彭宠,出示了这封假文件,并详细叙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当然,在吴汉的指使下,该儒生叙述的见闻添加了许多调料,称赞刘秀、贬低王郎的观点更加鲜明,要求

渔阳立即发兵南下进攻邯郸的态度更加坚决。

儒生刚说完,吴汉也进来了,再次要求彭宠发兵。

这样,彭宠本来就有念头,加上吴汉这么一忽悠,他归附并支援刘秀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宠甚然之。)

不仅如此,吴汉还借此说服了郡里的其他干部。

也正是这个时候,寇恂奉上谷太守耿况之命来了。

大家想到了一块儿,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上谷、渔阳两郡迅速达成共识,相约共同举兵南下、归附刘秀。

(结谋共归光武。)

于是,彭宠派步骑兵3000人,以吴汉为主,盖延、王梁辅助指挥,目标:打击王郎、投奔刘秀。

吴、盖、王3人指挥这支渔阳兵迅速南下,一举攻克蓟县,斩了王郎的大将赵闳。

对不起了王郎,世道人心如此,我要打你!

寇恂也不是吃素的。

他回到昌平,首先杀了王郎的使者,俘获其随卫兵勇。

紧接着,按照与耿况太守预先商定的方案,寇恂与耿弇、景丹3人率数千上谷精兵,南下与渔阳兵汇合。

兵贵神速。

谁慢了谁挨打。

这样,寇恂、吴汉等6条好汉率两郡精兵,立即南下,攻城略地,屠兵斩将,节节推进。

这里趁着两郡精兵忙于行军打仗,我们必须说明的是,上述6条好汉都是绝世之才,后来都名列云台28将。

除了寇恂、耿弇、吴汉几个熟人,我们把生面孔介绍一下。

景丹,字孙卿,冯翊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人。

他少年时就到长安求学,后来因为学有所长走上仕途,直至担任上谷郡长史。

他是郡太守耿况可靠的亲信,也是刘秀忠实的粉丝。

王郎称帝时,他与耿况商量坚决抗拒王郎、支持刘秀。

其实,当时他根本没有见过刘秀。

很多人在成为刘秀的粉丝时还没有见过刘秀本人。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呵,一个人做人竟然如此成功:虽然未曾谋面,天下粉丝已经纷纷归心!

我们这儿先请大家记住,景丹作为一个儒将,即使与刘秀身边最出色的将领相比,他的生猛也不逊于别人。

盖延,字巨卿,是渔阳当地人。他人如其字,身材高大,臂力惊人。

(身长八尺,弯弓三百斤。)

盖延也是个猛将,他真正建功立业也是在投奔刘秀以后。

王梁,字君严,是盖延的老乡,时任渔阳郡狐奴(今北京顺义)县令。

王梁本来在郡衙工作,彭宠担任太守时把他派到狐奴,是个可以上马挥戈、下马治政的人才。

好了,象这样的6条汉子,还没有见面就铁了心要追随刘秀,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看吧,这哥儿6人率上谷、渔阳联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所向无前,沿途先后拿下王郎势力盘踞的22座县

城,歼灭王郎的高级军政干部400余人、将士30000余人,直到在广阿见到刘秀。

原本这些天来,刘秀在向邯郸步步紧逼的时候,就不断听到传言,说王郎调来幽州骑兵,同时也组织各地

兵马赶来支援。

刘秀并不担心跟王郎对砍,他最担心的是,自己前面去邯郸打王郎,身后又有一大群人盯着打自己,陷入

腹背受敌的境地。

现在看来,这种局面不可能出现了。

王郎他死定了!

自己身在广阿,一群未曾谋面的粉丝却为他决胜于千里疆场,刘秀当然喜出望外。

在广阿城里,刘秀大宴诸将。

宴席上,刘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大笑不止。

他禁不住兴奋地说:

“邯郸的那些家伙多次说要征调渔阳、上谷的兵马来打我们,我也说要征调两郡的兵马。我本来是随意应

付的,不料两郡的好汉果然为我而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消灭王郎、建功立业!”

(邯郸将帅数言我发渔阳、上谷兵,吾聊应言然,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

于是,刘秀立即封上述两郡6条好汉为偏将军,遥授耿况、彭宠为大将军,封耿况、彭宠、景丹、盖延为列侯。

这样,刘秀的讨王军,真定兵,再加上上谷、渔阳兵,军事实力大大增加了;数以十计的郡县又重新归附

,扩大了刘秀的政治军事腹地;更为重要的是,刘秀的个人威望空前提高,他作为一个胸怀天下的仁人君子的

形象正在深入人心,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无论从军、从政还是干其它工作,支持刘秀、当刘秀的粉丝、投奔

刘秀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选择刘秀就是选择成功!

选择刘秀就是选择过好日子!

选择刘秀就是选择光荣和希望!

…………。

我读史每到这儿,常常感慨万千。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考证过,象刘秀目前在河北打拼这样,能做到有无数未曾谋面的粉丝,或者冲破艰难险

阻前来投奔,或者舍生忘死为他决胜千里之外,或者象任光、邳彤那样为他坚守,古今中外能有几人?

大家都是为了什么?

什么是粉丝?

同时令人感怀的是,刘秀还与他的这些粉丝结下血肉深情,同甘共苦,生死不渝。

不一样啊!

面对河北战场上敌我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刘秀欣喜地看到,彻底消灭王郎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了;但他

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正在刘秀调兵遣将,拉开架势要大干一场的时候,更始王朝那边有了新的动作。

我们前面说过,更始王朝那些“劣币”们对刘秀的戒备和排挤从未放松过,现在眼看刘秀在河北的发展有

了起色,就又动起了心思。

一个刘秀非常不想看到的局面出现了:更始派遣尚书令谢躬率领6位将军出差来河北。

在名义上,他们来帮助刘秀收复河北,当然,地球人都知道,老谢实际上是来监视并控制刘秀的。

我没有你优秀,但是我可以比你更卑鄙、更无耻;我没有你能干、我不能成事,但我完全可以让你坏事儿。

更始除了无能,还很自大,以为天下之大,除了刘秀,其他的都不可怕。

所以,“劣币”们认为目前刘秀已经是主要对手,就要时不时地给刘秀使个绊子,必要时挖个陷阱,真不

行就黑了他。

可是,谢躬无论理政、还是打仗都不是高手。

他率领6个将军、数万兵勇,从长安过来,先攻邯郸,折腾了很久,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只好北上与刘秀汇

合。

对于更始“劣币”们的那点儿小算盘和谢躬的到来,刘秀洞若观火,也自有算计。

这时候的刘秀,已经不打算再跟更始玩儿深沉了。

他觉得,自己跟更始翻脸是必需的,只是个时间和方式的问题。

同时,他还觉得:事情到了现在的份儿上,更始每一个不友好的动作都会让我不爽,也都会成为我翻脸的

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