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鲍里索夫坦克战-下(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苏联人究竟是吃错药了还是人命真的这么不值钱?被打出将近10换1的空军战损交换比,居然还敢这样源源不断地排伊尔-2炮灰来凿开我们的装甲部队正面?”

对于苏联人悍不畏死的战法,担任zhong yang集团军群空中支援任务的第1航空队汉斯·耶顺内克中将和第5航空队指挥官布鲁诺·洛泽尔中将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德制空军编组最高级别是航空队,航空队下属是航空军、航空师,然后军、师下属才是飞行联队。)这不同于开战时的仓促应战一通乱打,苏联人已经从初始的被突袭中缓过一口气了,现在的一切作战都应该是有组织有指挥的,如果苏联人仍然这样猛攻死战,只能是出于蓄意的死命令。

“没办法,即使苏联人用5架伊尔-2攻击机换一辆4号坦克,苏联人还是赚了——这种飞机几乎就是装甲和木头构建起来的,使用的发动机居然是锻压和铸造工艺结合制造的,只能确保150~200小时的使用寿命,成本非常低廉,而且苏联人根本不在乎,因为没有一架伊尔-2会活过200小时的,部分生产中出现的次品发动机也不会被丢掉,而是被用在一些同样由次品装甲组装起来的处理品飞机上,让只受过飞行理论学习,一次完整飞行经验都没有的新丁去开——他们只要成功起飞和在地面上学会如何开炮就行了,连降落都不用学习,那是我们的飞行员帮他们完成的事情。那些次品的成本甚至只有几千卢布……”汉斯·耶顺内克中将用一种自嘲的语气调侃着苏联人的凶悍。不过为了防止让同僚泄气,他没有把最关键的那一点说出来。

那就是如果苏联人产能全开的话,一个月就可以生产2000架伊尔-2(当然,这个数据是原料供应没有瓶颈,而且苏联工业体系完整的情况下,在前沿大片工业区变成占领区后,苏联是保持不了这样的生产效率的。)

“好吧……我相信俄罗斯轮盘赌这种游戏真的是俄国人发明的了。”布鲁诺·洛泽尔中将无奈的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看来我们需要一种专门应对苏联人这样换命打法的武器,这种武器需要短时间内可以对低空慢速的苏军战机反复实施多次打击,而不是和fw-190a一样要靠一次次俯冲攻击——拉起蓄势——盘旋索敌模式执行作战任务的战机。这样的武器虽然可以做到几乎每一轮攻击都稳扎稳打干掉一架苏联飞机,但是不够快。只要杀的速度赶不上苏联人冲刺突防的速度,苏联人就会继续这么干。”

“4号底盘的‘东风’自走防空战车听说表现不错,上午的时候第9装甲师正面的1个‘东风’防空战车营击落了苏军12架试图发动超低空扫she的伊尔-2攻击机。可惜在面对超低空敌机时‘东风’的炮塔转动慢、双联庄40mm博福斯防空炮火力不够密集的问题制约了它们的进一步发挥。”

“算了,不去考虑这种问题了,这是博福斯和莱茵金属,还有技术情报局的人该去cao心的事情,我们只管做好本分就好。下午减少战场生存xing不良的fw-190f的出勤率,把机场腾给fw-190a,最前沿机场的ju-87斯图卡出勤全部裁剪,换用bf-109k战斗机和苏联人低空缠斗。优先确保绝对制空权,再考虑对地支援作战了。”

“好吧,也只能如此了。最前沿的机场不是都已经拨给了你的航空队了么,你说了算。”

…………

面对苏联人的凶悍攻势,克鲁普基正面的德军3个装甲师在半天内向后退却了数公里,这些行动都是在苏军两波次空袭之间做出的,德国人在坦克撤出的阵地上留下了无数的伪装假目标作为疑兵吸引苏联人的伊尔-2火力,以便下一波的进攻中不会受到严重的损失,至于阵地,只能是苏联坦克想要就给他们了。

苏军坦克在这种拖延后退的作战中,半天内突进了10公里左右的临时防线,也付出了不少损失。在发现一批批原本被认为是敌军据点的目标被冲上阵地的苏军发现是假目标后,苏联空军算是收敛了一些,渐渐减小了这种无谓拼杀行动的规模,只是继续让la-3和mig-3保持滞空让德国人也不敢派出fw-190f大规模行动——当然,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奥尔沙方向来袭的布良斯克方面军援军的伊尔-2攻击机已经损失过半了。

战斗恢复到了空中是双方空优战斗机互相试探,地面坦克对坦克的堂堂之战。虽然fw-190a每次出手基本都要见血带走一架la-3,但是自身也不得不掂量掂量花上不少时间左右腾挪从其他组队合围的la-3的反击中逃生。而苏联空军的战法也很简单——我允许你以每小时击落我20架战斗机的速度削弱我军,但是我只要保持战场上空有必要的la-3存活以威慑德军对地攻击机无法进入战场即可。哪怕苏军在损失这20架la-3的同时只能击落1~2架fw-190a甚至更少,只要飞机换时间,人命换场控的战略目标达到了,对苏联人来说就够了。

所以,时间对苏军坦克部队是非常宝贵的,他们每一个小时的无空中干扰进攻时间都是航空兵用20架战斗机的命买来的,所以没有时间去浪费。去芜存菁后剩下的900多辆t-34系列和kv-1坦克发动了决死冲锋,和德军正面担任阻击的500多辆4号坦克和追猎者歼击车正面相撞。无数的苏军士兵以苏联式的招牌行军方式——趴在坦克发动机盖上或者炮塔侧面——跟着坦克冲入战场,更多的则是跟在坦克后面高喊着“乌拉”徒步冲锋的步兵。

当然,在这些步兵身后毫无疑问还有一些已经没有参加坦克决战价值的、被损坏淘汰了的bt-7或者t-26轻型坦克,它们的炮塔被拆除或者改装,只是在车体上架设了密密麻麻的机枪,他们的任务是对那些乌拉诚意不够发生动摇的冲锋士兵发起扫she。

铁流激撞,血雨迸溅,乌拉飞扬。

双方的坦克在2000米左右的距离上开始互相开火对she,部分kv-1、t-34c或者更早期型号的苏军坦克因为火力不足不得不继续往前冲刺以缩短距离,而t-34-85在2000米的距离上已经可以获得对4号坦克h型之前的型号实现“命中即摧毁”,哪怕是装甲最强的4号j型,只要被近身到1500米以内,也是可以确保干掉的。

不过最让德国人震惊的还是苏联人独特的“步坦协同”冲锋方式,在苏军坦克开始占据有利地形停车开火she击后,苏军步兵仍然毫不止步地继续冲锋,利用步兵目标小的优势继续接近德军坦克,至少冲刺到800米的距离内、德军机枪扫she杀伤效率明显提升后才放缓冲刺推进的速度。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