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花园市场行动(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荷兰方面的进攻进度比比利时方面要快得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法国和荷兰之间并不直接接壤,英军和法军从法国的领土上进驻荷兰地区需要的时间比进入比利时防线的时间要长的多。而荷兰和比利时在最后一刻放弃中立被逼加入英法一方之前,英法陆军并不能进入荷兰和比利时境内提前布防。因此在德军入境后的最初一两天里,英法军队只能指望荷兰陆军独力坚守支撑待援。

幸好荷兰人在自卫方面的动员是比较早的,在去年波兰人被入侵后的第二天,荷兰政府就下达了战争动员令,此后一直保持着防御作战准备状态。荷兰的防御计划是根据英、法、荷、比四国联合抗击德军进攻的协议而制定的。计划规定荷兰军队在英、法陆军到达前,只在边界线上和纵深内的筑垒地域进行防御,迟滞德军进攻,保障英、法军队展开。

荷兰军队兵力有限,不足以防守由马斯特里赫特到北海的400公里长的边界,为防御德军入侵,他们设有道防线:在边境地区构筑有一道一般的筑垒阵地,只部署少量兵力,这条无险可守的防线他们根本没有打算认真防守,只是起到预警和有限迟滞的作用,能够争取到几个小时的时间差以便陆军破坏纵深的道路桥梁络、让德军行军困难就算是达成使命了。

真正荷兰人准备认真防守的是后面两道防线,首先是哥雷比-皮尔防线,这条防线不如比利时的埃本埃马尔要塞,更罔论马奇诺,但是因为有多条运河可以依托所以还是可堪一守的,荷兰陆军的0个步兵师主要依托这一防线组织防御;最后是"荷兰要塞",即鹿特丹、阿姆斯特丹、乌德列支和海牙地区,这一地区有海湾、河流和大面积水域,构成了良好的天然障碍,而且东有北临艾瑟尔运河的格雷伯筑垒地域,南有从瓦尔河到鹿特丹的防御工事做屏障,在兵力上这一地区的人数还不及哥雷比-皮尔防线,但是胜在水纵横地势难行,必要时还可把下莱茵河、马斯河和瓦尔河的防洪坝打开,以大水在这一地区构成障碍,并有利于主要港口城市的防御。

当然这样做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得不动用这道防线的话,将无法避免地对荷兰的经济和建设造成巨大牺牲,一旦掘开海堤防水淹城,虽然可以毫无疑问地阻挡住德军的快速推进,但是荷兰核心富庶地带起码有三成的地方会尽为鱼鳖。

德军对于荷兰可能利用水障防御这一点是清楚的,所以统帅部一开始就把解决荷兰人防水淹城迟滞德军的希望寄托在了德国伞兵部队的身上。

使德军的装甲部队避免遭受洪水的威胁,同时在地面部队突破主要防线的时候攻占横穿哥雷比-皮尔防线的数条主要河流上的要害桥梁,以保障德军迅速通过。这就是空降作战的主要任务。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艰巨的任务被分给了空降兵悍将斯图登特中将,斯徒登特制定了一套以分为夺占海牙、鹿特丹两个重要城市和德荷边境哥雷比-皮尔防线前沿桥梁为目标的作战计划,总计动用了6万人规模的空降部队——其中伞降部队4000人,机降部队2万人,由大约500架容克-52运输机运送,机群由德国西北部的威塞尔、明斯特等各处前沿机场出发,从北海上空绕道飞行,从西北方向由海上进入荷兰境内以达成最初空降的突然性。其中在对海牙和鹿特丹这两个城市目标的进攻上,斯徒登特各分配了个营的伞兵和个团的机降兵——伞兵首先在城市郊区的目标机场降落并攻占机场,然后接应拖后5分钟到达的机降部队直接从跑道上着陆。

当然这套计划在执行的时候并不成功,因为首批伞兵没能完全控制住机场足够持久的时间,后援部队没能全部运进来,德军仅靠伞兵攻陷拥有数万荷兰陆军守卫的重城的计划失败了,在这辆出城市的袭击战役中,德军伞兵伤亡被俘总数超过了500人。

但是这套战术在维勒安的蝴蝶效应干扰下显然不可能被使用了,在去年年底斯徒登特向希特勒提交这份作战计划初稿的时候,就被希特勒否决并提醒他注意外交方面的问题——在维勒安和希特勒、里宾特洛普的设计中,西线战役将会以荷比两国被逼主动对德宣战开始,所以和比利时的埃本埃马尔要塞战役一样,在开战的第一瞬间偷袭空降显然已经无法实施,那些为了保持突然性而采取的举措也就毫无价值了,德国伞兵部队需要一套更加稳扎稳打的方案。

幸运的是,正是因为突然性的偷袭被否定了,以伞兵攻陷鹿特丹和海牙的冒进计划被取消了,斯徒登特把伞兵进攻的主要目标集中到了夺取横穿德荷边境、哥雷比-皮尔防线直达鹿特丹外围马斯河围海堤堰区的桥梁要道、防止荷兰陆军破坏上来,至于最后歼灭哥雷比-皮尔防线的荷军主力和攻陷鹿特丹等驻防城市的任务,被交给了后续前来接应的大规模陆军完成。反正荷兰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比较完善的,如果各处的桥梁道路保护完好的话,德军主力沿公路急行军天也可以突进一两百公里接近鹿特丹。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