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大显神威的HS-293(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坎宁安不知道,德国人昨夜在峡湾航道上空投的是磁性水雷,这种水雷其实早在一年半之前就已经被德国人秘密研发出来过了,而且被我们阴险的维勒安部长的心腹属下在远东战争时秘密拿出来试过手。

99年初的时候,真是这种水雷,在远东国舰队撤回江阴港和太湖之后,被小规模的布置在长江航道之上,让追击而来的日本舰队遭受重创,而日本陆军在最后进攻江阴要塞的时候,不得不顶着重炮坚城和逆转的海空优势大败亏输,最终在薛岳上将的“天炉战法”层层打击之下覆亡。在那次使用之后,德国人针对海战的数据收集进一步修整了磁性水雷的磁性引信整定精度,减少了部分因为地磁场干扰而“无因自爆”的情况。

磁性水雷是最早诞生的一种非触发水雷,普通的水雷都是触发性的,雷体上装有触角,触角内装有化学反应装置,只要舰船碰到任何一个触角,就会使化学药品从破裂的密封管中流出,形成一个化学电池,产生的电流就会引爆雷管,从而引起其内部炸药爆炸。这种水雷是通过一条铁索连在一个大锚上,漂浮在水中。一旦将雷索割断,水雷就会漂浮到水面被排除。

传统的扫雷舰就是用这一原理来扫除水雷的,然而磁性水雷出现后那种传统的扫雷方式就不再有效了。这是因为磁性水雷是靠磁性感应触发爆炸的,完全无需让水雷的触角被任何船只触碰到,也就没有必要保持在一个较浅的深度。

舰艇在船厂建造时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构成船体的钢板和其他铁块会因经常的敲击而被地球的磁场逐渐磁化,从而带上磁性。舰艇下水后,就会成为一个浮动的大磁体。当舰船驶入布设有磁性水雷的水域时,磁性水雷上的磁针受到舰船磁场的作用而发生转动,接通起爆电路,水雷就会按事先的方式爆炸。由于磁性水雷不需要舰艇直接触碰到水雷的雷体,可以布设在适当水深的水底,不再需要用一条铁索来牵住它。

哪怕是在和英国人开战之后,德国海空军也不是没有尝试过使用这种新式武器来给英国人添堵,从7月份开始,德国空军已经有多次在多佛海峡附近布雷,击沉英国运输船和军舰20余艘,在首批进行消磁处理后的2型潜艇投入使用后,德国潜艇也加入到了这一秘密行动的行列中去。

而且因为维勒安密令所有磁性水雷武器在投放时必须远离狭窄海域,宁可减少实战战果也要以避免磁性水雷被俘获而遭到敌军破解其奥秘,所以直到纳尔维克之战为止,英国人还是没能系统地总结这种神出鬼没的未知武器的规律。

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正是德国人在99年9月,于英国泰晤士河口海域布设了磁性沉底水雷。英国使用已往对休触发性锚雷的扫雷具进行了扫雷,但一无所获。而当英**舰进入扫过雷的海城时,却先后有7艘军舰被水雷炸沉。但也是那一次的行动中,因为冒险在狭窄海域投雷,结果有一发水雷没有被丢到深海,而是陷在了泰晤士河口的淤泥浅滩之中,退潮后被英国人发现缴获并破解其结构,才有的放矢地研发出了消磁法这一对抗磁性水雷的应对手段。

维勒安没指望这种武器一直不被英国人逆向破解,但是那至少也要让他先抓住这个机会把英国人打到足够疼之后再说。

此时此刻,几十艘英国战舰刚刚加到全速向着峡湾出口鱼贯冲出,却发现,在早已经进行过扫雷的航道上,先头的两艘战舰先后触雷爆炸。

顿时,舰队阵形大乱,已经加速起来的战舰可不是那么容易停住的,而后面的战舰根本不清楚情况,如果直接选择停船或者倒车的话,相撞的事故也是不可避免地。

在坎宁安上将重整舰队队形,并壮士断臂选出7艘驱逐舰拖曳着反潜作为前驱临时执行趟雷任务后,西南部峡湾内的英军舰队已经有0几艘军舰在混乱中触雷了,大多数轻型舰艇在水雷的巨大威力下除了沉没别无他途,只有一艘“伊丽莎白级”战列舰“勇士号”因为皮糙肉厚,被装药量巨大的磁性水雷炸中后仍然挺着不沉,但是饶是如此舰底的龙骨也被爆炸的巨力生生扯弯。

“英国人已经乱了,准备按计划执行攻击。bf-0f准备编队拦截‘管鼻燕’。”到英国舰队的乱象,德军攻击机群的指挥官、联队长吕德里茨上校沉着地下令道。说罢德国轰炸机群开始调整航道,他们往北面迂回了一个弧形,调整好角度,把机头对准峡湾的走势,然后开始加速和降低高度。

英国战斗机群因为刚刚起飞不久,所以在飞行高度上不占优,故而虽然在格斗性能上比德国人笨拙的双发重型战斗机要强,但是急切之间也不是很容易占到明显的优势。

“快点爬升上去!第一、第二中队跟我拦截德国人的bf-0,把它们引过来,其他人继续爬升,准备攻击轰炸机!”

英军空中指挥官埃德蒙中校见舰队已经陷入了混乱,而德国人的机群已经逼近了,很快就能进入投弹行道,情急之下做出了这个自杀性的决定。

他带领着个中队的“管鼻燕”战斗机,在速度和高度都不利的情况下向着德国人的bf-0护航机群编队冲去,企图把德国人沪杭战斗机的注意吸引过来。在空战中,高度和速度都是很重要的,往往处于不利的一方需要先行迂回蓄能一番后再重新进入战场以获取优势,可是埃德蒙中校现在这种举措无疑是与自杀无异。

可是,4架“管鼻燕”都义无反顾地跟着中校向着敌人的重型战斗机冲了过去,从下方,以极限爬升率冲了过去。

“来英国人是想牺牲一部分战斗机换取整体的高度优势啊,不过没关系,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后面的战术,伙计们,大家准备猎杀火**。”

足足60架bf-0f全部进入了俯冲,速度一下子提高了许多,比之轻盈的、但是正在吃力爬升的单翼“管鼻燕”还要高,而且盘旋效率也因为动能上的优势变得明显了起来。

英国人的想法很简单——自己有50架战斗机,那就让三分之一去执行那个九死一生的引诱机动,让德国战斗机群在俯冲格斗的过程中统统失去高度和速度的优势,这样其他英国战斗机就能腾出手去在优势情况下集中先对付德国人的轰炸机群了。

ju-d轰炸机群是从7000米的高度进入的,在加速和调整航道后还有6000米的高度,而“管鼻燕”此时此刻大多都还只爬升到000多米的高度。

不过英国人并不担心,因为bf-0的高度也在第一波进攻那些被当作弃子诱饵的英国战机时降了下来,而轰炸机群的高度过高并不值得担心,因为英国人从来还没见过有轰炸机在6000米的高度水平投弹轰炸舰队的,那样的话,其命中率将会低到成为一个笑话。

众所周知,在攻击水面战舰的时候,俯冲轰炸机那种精确打击的武器是最好用的,而水平轰炸机的效率要低得多,这不仅是因为水平轰炸机投弹后的提前量难以计算——在轰炸固定目标的时候,水平轰炸机如果观测精度够高,飞机速度保持在一个恰当的数值,并且风力也不是很大的话,还是有可能较为精确的实施轰炸的。但是在攻击战舰时,这一点却不成立,这主要是因为战舰是会机动转向的,你根据提前量精确计算的投弹轨迹根本没用。

在对舰攻击中,影响命中率的最主要因素不是投弹是否精准,而是炸弹落下后到落到水面这段距离需要花费多少时间,这个时间越短。敌人战舰进行机动反应的时间也就越短。

当一架“斯图卡”以60公里时速的初速度——也就是每秒00米——俯冲的时候,在00米的高度丢出枚炸弹,在不考虑重力加速度的情况下,这枚炸弹就算只以00米的匀速飞向敌舰,也只要秒就能落地了,而实际中考虑后续的重力加速,一般是7秒左右,而即使是0节高航速的战舰在7秒内也只能开出不到百米,因此被击中的概率就很大了。

与之对应的,高空水平轰炸机投出的炸弹初速度是0,全程都靠后续的重力加速度给炸弹加速,所以从000米的高度投弹落地时间理论上需要4秒,000米高度则是26秒,6000米则是45秒(需考虑空气阻力)

因此,即使使用高空水平轰炸机投弹攻击水面战舰,投弹高度一般也是在000~000米的范围内,英国人丝毫不怕没有足够的爬升时间爬升到与德国轰炸机一样的高度上然后实施拦截。

“长官,英国人开始慢慢爬升上来了,我们是不是赶快丢掉炸弹——哦,或者说是鱼雷还是什么的,反正就是那个大家伙。”机尾机枪手,菜鸟拉尔紧张的问着吕德里茨上校的意见。

“不要紧张,我们的高度差还有2000多米呢,我们继续按照预定航道进入,到5000米左右再投放。靠管鼻燕还想拦截我们,真是痴人说梦。我们的极速是高于敌人的,不要害怕。”

双方的高度和距离在飞快的接近着,英国飞行员们似乎可以见ju-d机腹下面那两颗笨拙的、带着大滑翔翼的大炸弹了——等等!德国人的炸弹怎么会有滑翔翼???

但是此刻,容不得英国战斗机飞行员多想,一件让他们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