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攻陷波兹南(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7月日佛晓,波兹南要塞区。

瓦尔塔河谷两岸弥散着浓浓的烟雾,氤氲不散,北欧的7月,本该是爽朗燥热的时节,按理说是不该起雾的,可是这一周来双方在这里打出了太多的炮弹,硝烟和粉尘让河水覆盖上了一层阴霾。

莱因哈特冯斯泰德上校带领着一个4号坦克营和一个号追猎者战车营,在河东岸的丘陵中潜伏着,像一群伺伏的猎豹。在他们面前数百米外,是奋力劳作了一夜的机械化工兵营,他们花了后半夜4个小时的时间,在瓦尔塔河上架起了一座可以通过4号坦克的临时桥梁。在他们的背后,则是个步兵师的跟进部队。

“全军突击!追猎者先上!”莱因哈特冯斯泰德上校放下望远镜,对着后面大手一挥,然后脱下自己的军官帽,戴上坦克兵的头盔。他喜欢和他的老上司古德里安将军一样坐在坦克里跟着部队一起冲锋。在波兰人的字典里,也许他们是无法想象“架桥坦克”/“半夜时间搭建一座坦克通行桥梁”之类的概念的,那么,就让他们在一场突袭中结束自己吧。

中央集团军群攻入东加里西亚省已经有一周了,波兹南要塞区也早就被团团围困起来,作为集团军群突击先锋的个装甲师本该是集中兵力成为突进犬牙的尖端出现在华沙郊外才对,不过集团军群司令隆德斯泰特元帅显然是另有想法。

他把古德里安将军手下的个装甲师抽出了个留在波兹南要塞区的背后、瓦尔塔河东岸的地区,没有跟着大部队突进,反正帝**队接近华沙的速度已经够快了,而且北线的友军装甲力量机器雄厚,自己的人马就算跟着后续跟进填充包围圈都没什么问题,不差这一个师。

于是,莱因哈特冯斯泰德上校的部队就留了下来:上级给他们的任务是,近日内伺机从瓦尔塔河东岸渡河西进,从背后攻击波兹南要塞区,协助正面包围的友军部队全歼波兹南的敌守军。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波兹南要塞区的一个特点——波兹南是德波边境省份西里西亚省的首府,历史上由于凡尔赛条约签订时德波边界的不确定性,这里是德波边境线最为犬牙交错曲折不堪的区域:从西里西亚省边境最北面到最南面,直线距离不到00公里,可是这里的德波边境线长度却有900公里,其双方领土犬牙交错的程度可想而知。也正是由于此,波兰人在二十年的建设中,对波兹南要塞区特别重视,他们背靠瓦尔塔河,依托正面的丘陵地带构筑了覆盖上百平方公里的要塞区,用永备火力点、混凝土炮台和蛛状的z形壕充实着这个防区。

可以说,仅从工事强度和规模上来,这是一个规模和强度大约达到马奇诺防线两三成的要塞区,只是重炮火力非常匮乏,在对抗装甲突击的时候表现乏力。在战争开始的时候,这里就部署了个军9个师的作战部队,随着战况的进展,这里的部队却越打越多,目前已经有20个师的残部集中到了这一地带——不要怀疑,就是越打越多,因为周边被德国人撕开、击溃的友邻部队都被挤压到这一片地方了。

德国人的闪电战,不是用来全面突破的,在遇到敌人的坚固防线时,德国人靠的是发挥机动性优势集中兵力突破一点,同时又利用斯图卡的定点手术式打击迟滞敌人的机动,防止他们也集中预备队防守一点,撕开防线正面后就让大部队向纵深突进,从敌人坚固防线背后向两翼展开。

所以说,在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先锋和机步师、摩步师主力突进到华沙郊区的时候,他们的背后的敌军并不是全部被歼灭了——至少在一些坚固的要塞防线区,德国人只是围而不打,用机动较差的步兵师把敌人的要塞区围住,防止敌后撤增援而已。他们对付波兹南是如此,另一个时空对付马奇诺也是如此。

可是这也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向纵深突进的部队规模会受到限制——因为大量的兵力都需要放在后方维持战线,被固守的敌人牵制,后勤补给的力度也会受到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另一个时空的德国人一周就冲到华沙城下,却用了后续两三周的时间去攻陷华沙,因为闪电战的作战方式注定了它不适宜打攻坚硬仗。

所以,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隆德斯泰特元帅在前锋兵临华沙尝试性进攻受挫后,就决定解决掉背后之敌,把自己牵制在后方的十几个师解放出来。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