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盟会尾声,主父教孙(第一更)(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看着一脸颓然和无奈的魏王,赵何的脸上也是露出了微笑。

虽然这么做不是很地道,但是国与国之间的争霸兼并可不是过家家,那是真正意义上的你死我活,没有情面可讲的。

上一任秦王为了在秦楚争霸之时获胜,可以让张仪说出这种六百里变六里的谎言,即便是被天下人指责秦国背信弃义也都无所谓。

当代秦王嬴稷更是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直接翻脸扣押了楚怀王,震惊天下诸侯。

在历史上,长平之战时秦王更是让人在邯郸之中大肆传播谣言,说什么廉颇和秦国有勾结,什么秦国人只怕赵括为将之类的话,最终也成功的欺骗了赵孝成王,导致了赵括换廉颇然后赵国大败的事情。

和这些比起来,赵何觉得自己做的这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似乎都有点不够看了。

本王还是不够心黑手辣啊。

其实,这也是因为赵国现在已经足够的强大,稍微挑拨离间一下就差不多了,再阴暗一点的事情其实做了也没必要,还影响名声。

名声很重要吗?

当然很重要。

有人说,这名声不就是虚名嘛,顶个屁用?

对于像赵何这样的国君,或者了解内情的大贵族们来说,名声当然是虚名,当然是屁用不顶。

但对于占据了这个世界人口绝大部分的底层百姓来说,却绝非如此。

老百姓们不知道什么叫做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和利益,不知道外交和间谍战场之上那些不见血却依旧充满了刀光剑影的你死我活,他们的是非观无比的朴素,他们只知道一个概念——好人和坏人。

而这个最简单的“好人与坏人”概念,就是名声,也是所谓的“民心”。

秦国人就是因为在一统六国的过程之中无所不用其极,又十分残酷的将六国的王族流放逼迫致死,同时在六国之中采用了秦国那一套远比六国先前法律更加严格的秦法,所以就被东方六国的民众们认定为“坏人”。

所以“坏人”秦国始终难以收服东方各国民心,所以秦始皇在统一了天下之后的十几年里不得不多次出巡东方,甚至最终死在了出巡的过程之中。

当秦始皇一死,秦二世和赵高这对极品搭档稍微给了一点机会,东方六国的旧贵族们立刻就跟着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了。

既然秦国是坏人,那么和秦国作对的旧贵族们自然就是“好人”。

当民众这么觉得的时候,旧贵族们就获得了胜利。

“好人”最终战胜了“坏人”。

这就是“民心所向”。

最朴素也最简单,但同时又是最重要的民心。

赵何想要当天下人心中的“好人”,就不能等到平定天下之后再去做,而是要从征服天下之中的每一步做起。

当然,也不可能说每一步都能够做的完美,但至少能做到的,就还是得尽量去多做一些。

多做一个好人。

于是,当魏王答应之后,赵何也不再继续逼迫,并且让田文离开。

田文倒也没有什么不满的,对于现在的田文来说活下去才是最主要的,至于获得和魏王平起平坐的资格这种事情其实都可以先放在一边。

随着田文的离去,整座大殿的气氛也迅速的变得和缓了下来。

随后举行的,则是又一次的盟约活动。

在这一次的盟约之中,赵国的盟主地位再一次的得到了强调,其他三国也都表示了认同,并且愿意遵从赵国的号令,对四方的蛮夷戎狄以及秦国

时间也差不多了,于是赵何便开始让人上酒席,并且将其他三名大王的随侍大臣都请上来,准备开宴。

直到这个时候,像屈原、暴鸢这些人才能够见到自家的大王。

暴鸢倒还没什么,屈原看到楚王的时候可是吓了一跳。

这才几个时辰的时间,怎么自家大王就丧气到了这个地步,好像霜打的茄子一样。

难道刚才大王朝赵王下跪认错了?

屈原的眼珠子滴溜溜的在楚王和赵何之间不停打转,带着显而易见的疑惑。

但屈原也知道,现在这种场合并不是开口提问的时候,有什么事情当然是只能等到宴会结束之后再说。

由于怀有心事,所以这一次的宴会虽然规格十分隆重,酒席啊礼乐啊都是非常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但魏王和楚王吃起来都是味同嚼蜡,倒是韩王的心情还不错,和赵何一直是有说有笑的。

这一幕落在屈原眼中,无疑又让他多了几分猜测。

等到宴会结束之后,在回馆驿的路上,屈原被楚王召到了马车之中,这才终于明白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什么,要杀昭雎?”屈原也是大吃一惊。

这种杀大臣以平息对方怒火的事情,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都算是比较多见的。

可昭雎的身份是摆在这里的,一旦杀了昭雎的话楚国之中产生巨大动荡也是肯定的。

赵王……这是不安好心啊!

但马上,屈原突然又醒悟了过来。

等等,这其实也是一个机会啊。

一直以来,屈原所追求的不就是像其他国家那样加强王权,把权力从三大家族之中收回吗?

如今这个杀昭雎的事情,正好也是屈原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良机啊!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