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风暴之眼(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一架巨型的红色飞行器从东国大使馆的方向飞来。短短二十几公里的路程转瞬即逝,而随之而来的,就是那股炙热的能量。

不知什么时候,红色的金属从地表蔓延开来,一直从东国大使馆,延伸到这个社区大楼附近。每一个细小的金属单元都由电磁信号操控,从中空的管道被运输到最前端,然后成为管道的一部分。就这样,只要原料足够,便可以从某处利用计算机在另一地点搭建起设计好的建筑。

这也是联邦梦幻之城使用的技术,只需要一个计算中心,便可以完成整个城市的建造工作。联邦、欧盟和东国大使馆,估计彼此都藏有这项技术。

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快速搭建一个临时堡垒。

为了保护他们的执法者。

在这个时代,执法者是军魂。

飞行器停在大楼附近的上空,地面上红色的金属管道忽的拔地而起,连接上了那架巨大的飞行器。然后管道不断的分解重组,最终形成四柱方圆五米,长达两百米的通天长柱,就像那台飞行器的四只脚。

这是运输资源的特殊管道,这意味着东国现在把大使馆搬到了二十公里外的风暴中心。没有人敢轻视这个庞然大物,这么明显的目标,欧盟圣乔治大教堂完全可以让圆桌骑士图的空中骑士来一次冲锋,但是遥远的北方,没有传来任何机体加速的轰鸣声。

欧盟保持了缄默。

最先进的高能粒子墙和特殊力场张开,但没有阻碍里面有一股力量正以电磁波的形式影响这附近的分子运动。剧烈摩擦的分子即使没有易燃物,也在附近的区域内产生了高温。

连机甲的外壳都能融化的高温。

使用者不单单表现出如火纯青的恩赐,这种精妙且果断的战场判断,也突显了他经验之丰富。

朱衫至,是一位和承万里同届的书院学生,今年四十一岁,书院支柱之一。

前往阿什隆市的调令,是在木伊那克事件之后放到他办公桌上的。对于祝融朱衫至来说,他完全明白,木伊纳克的胜利意味着什么。

只是今天这件事,如果不是那个孩子被诱拐出联邦,或许一切都还在东国的算计之中。他刚才已经远程确认过了,他们要找的那个人,就在那座大楼内。

现在不是开战的时候,他们的增援还在路上,但联邦逼得实在太紧。如果不是他提前在那顶楼布置好I型力场,可能对方已经带着所有人扬长而去。联邦背后是那台超级计算机,不论如何都不能掉以轻心。

所以现在,他不得不抖出东国设在这座城市的所有力量,即使按兵不动,也算是一种威慑。

不动一兵一卒,是最上乘的战斗。

这座红色的飞行器,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就这样立在孙无情所在的黑色高楼旁边,一动不动。

联邦机甲很快远离了这座大楼,但不代表他们把这片区域完全交给了东国接管。

紧接着,就在大楼的另一侧,东国阵地的另一面,密密麻麻的黑色小机器人在虚空中出现,它们约莫两个拳头大小,正中央有一个摄像头,里面能隐约看见蓝色的能源光。这些机器人是“朋友”为监视整个联邦而建,表面的感应器能收集四周的压强和温度等数据。掌握了空气流动和电磁信号,就能从侧面推断出敌人的动向。最先进的电子迷彩让它们能轻松隐蔽在空气中。

他们对黑塔和东国的调兵,了如指掌。

这些小机器人,代表的就是联邦的意志,它们就是“朋友”本尊。

孙无情很熟悉,所以看到它们一直都埋伏在这片区域,突然间觉得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因为你不知道它们潜伏在哪里,是不是随时有一枚狙击子弹瞄准你的头部。他知道只要直径大于五十厘米的球体无人机,里面肯定配备了暗杀用的武器。现在没有人类敢于暴露在不受自己控制的区域内,因为死亡可能来自与四面八方。

这一片球状无人机慢慢现出身型,东国那架飞行器距离它们是如此之近,再微弱的信号也会被捕捉到。但令人惊讶的是,联邦居然藏了至少数千万架无人机在阿什隆市。

瞬间,一侧的天空都被这些小无人机遮盖。它们聚在一起不单单是为了震慑,而是共享它们之间不同的功能。它们把自己的能源核心贡献出来,聚拢到一个点;代表着检测器,武器,电磁信号解析器等元件纷纷重组,不多时,一个巨大的球体飞行器就这样悬浮在大楼前,和东国的飞行器遥相对应。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摄像头,就像是一只只小眼珠拼凑起来的巨大眼睛,看起来有些瘆人。

但对于“朋友”来说,这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联邦把所有的决策权都交给它,得到的结果,就是这样无法从普通人类角度解读的怪物。

不过很有用。

它们共享了彼此的计算单元,庞大的计算集群构造出一个远程的信息中转中心,无数的数据和资料在这里汇聚,直到运算出一个胜率够大的结果。

这是计算机之间的博弈,解密和保密的代码互相撞击,电磁波携带着PB级的信息在空中流动,它们的厮杀分不出彼此的优势,但只要一方还活着,这种碰撞就永远不会停止。

但下一刻,这片天空的电磁信号,突然变得更加狂暴。

远在阿什隆市北侧,格拉海德带来的十架巨型飞行器也缓缓驶到场间,悬浮在大楼北侧。飞行器之间以吊桥相连,同样构筑起一个巨型计算中心,加入了这场混战。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